首页 | 列表页

煤层注水泵日常维护有哪些注意事项?


煤层注水泵的日常维护对设备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,以下是日常维护中的关键注意事项,涵盖运行前、运行中及停机后的维护要点:

一、运行前检查

设备外观与连接

检查泵体、电机、管路(进 / 出口)及阀门是否有松动、变形、裂纹或泄漏,尤其注意法兰连接处、密封部位的螺栓紧固情况。

确认联轴器防护罩、电机接地线等安全装置完好,避免运行中发生机械伤害或漏电风险。

润滑系统

查看油箱或轴承座的油位是否在刻度范围内(通常保持在油标中线以上),油位过低需及时添加 指定型号润滑油(如 N46 抗磨液压油)。

观察油质是否清洁,若发现油液乳化、变稠或有金属碎屑,需立即更换润滑油并清洁油路。

水源与管路

确保水箱(或水源)水位充足,水质符合要求(无杂质、泥沙、腐蚀性物质),必要时提前过滤或处理水质。

清理进口过滤器(如 Y 型滤网),防止杂物堵塞影响吸水效率,建议每周至少清理 1 次,水质差时增加频率。

仪表与安全装置

检查压力表、流量计等仪表是否正常工作,指针是否归零或显示异常,如有故障及时校准或更换。

测试安全阀、泄压阀等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,确保系统压力超过额定值时能自动泄压。

二、运行中监控

压力与流量

实时观察压力表和流量计数值,确保输出压力稳定在 设计工况范围内(如 BZ 系列通常为 2-16MPa),流量波动不超过 ±5%。

若压力突然下降或流量骤减,可能是管路泄漏、部件磨损或气蚀所致,需立即停机排查。

温度与振动

触摸电机外壳、轴承座等部位,感受温度是否正常(电机温升一般不超过 60℃,轴承温度不超过 75℃),若烫手需检查散热或润滑情况。

监听泵体运行声音,正常运转时应为均匀的 “嗡嗡” 声;若出现异常振动、撞击声或尖锐噪音(如 “咔嗒” 声),可能是轴承磨损、叶轮卡阻或基础松动,需停机检修。

密封与泄漏

检查轴封、填料函或机械密封处的泄漏情况:

填料密封允许少量滴水(约 10-20 滴 / 分钟),若滴水成线需调整压盖松紧度;

机械密封应无明显泄漏,若泄漏量增大需检查密封面磨损或弹簧失效问题,及时更换密封件。

水质与杂质

观察水箱内水质变化,若发现水体浑浊、有油污或絮状物,需及时换水并清洗水箱,避免杂质进入泵体磨损部件。

注意吸入管路是否有空气进入(如水面有气泡),可能导致气缚现象,需排气或检查管路密封性。

三、停机后维护

设备清洁

停机后擦拭泵体、电机表面的油污、水渍和粉尘,保持设备整洁,避免腐蚀性物质残留。

清理泵体附近的杂物,确保通风良好,防止电机过热。

管路与阀门

关闭进 / 出口阀门,排空泵体和管路内的余水(尤其在冬季停机时),防止冻裂部件;若长期停机,可使用压缩空气吹干内部。

检查阀门开关是否灵活,密封面是否有磨损或异物,及时清理或研磨修复。

备用设备切换

对于多台泵轮换使用的场景,定期切换运行泵,避免单台设备长期运转导致部件过度磨损,同时检查备用泵的状态,确保随时可启动。

记录与报告

填写《设备运行维护记录》,记录当日运行参数(压力、流量、温度)、维护内容、异常情况及处理结果,便于追溯和分析设备状态。

发现重大隐患(如轴承严重磨损、泵体裂纹)时,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安排专业维修,严禁设备 “带病运行”。

四、特殊场景注意事项

冬季防寒

低温环境下,停机后务必排空泵体和管路内积水,或添加防冻液;若长期停机,可拆下易冻部件(如压力表)存放于室内。

水质较差时

增加过滤器清理频率(如每天 1 次),必要时加装多级过滤装置(如精密滤网或旋流除砂器),减少杂质对柱塞、缸体的磨损。

长期停机重启前

检查电机绝缘电阻(使用兆欧表),若绝缘值低于标准(如 0.5MΩ),需烘干或维修电机;手动盘车转动联轴器,确认无卡阻后再启动。

五、安全操作原则

断电作业:维护前务必切断电源,悬挂 “禁止合闸” 警示牌,避免触电风险。

专人负责:重要维护操作(如拆修密封、更换轴承)需由专业人员执行,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。

应急处理:发现严重泄漏、异常高温或剧烈振动时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停机排查原因,切勿强行运行。

通过以上日常维护措施,可有效延长煤层注水泵的使用寿命,降低故障发生率,保障煤矿安全生产。

煤层注水泵

回到首页
回到首页
产品中心
产品中心
在线客服
在线客服
18660761688
联系我们
返回顶部
返回顶部